close




道德經的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芻狗就是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人在祭祀祖先的時候,在祭桌上要放一些芻狗,等于是陪伴在祖先旁邊。



我們要向祖先跪拜,它也放在供桌上,所以這個芻狗呢在我們祭拜的過程,備受尊崇放在祭桌上,接受人的膜拜。



但是一旦過了這個活動之后,芻狗是用草扎成的就隨便丟在地下,讓別人踐踏,別人把它撿回去當柴火燒。


 


芻狗來自草  因祭祀而尊貴  此時旁邊的草  看著這變成芻狗的草  是羨慕 是妒忌


被挑成芻狗的草  是卓越的尊榮  是無奈  是"出運了"


祭祀完  我又回到大地  是遭棄  是回歸  是失落


此時 原來草堆的那些草  又是想些啥?


 


我們期待自己在群體中卓越  是不同的"出色"


這並沒錯  否則何來奮鬥之力  何來證明自己之意義


只是當我們爬到一個位置  只是當我們有名位時


常常忘了所來處  忘了回歸之路


忘了所有的芻狗都是草  都是在地上的草


祭壇畢竟不是芻狗的家


芻狗只是象徵 本質是草


 


橐籥的作用是產生風  空是橐籥的大用


但橐籥不是風  橐籥也會壞


但風卻不會壞  橐籥拿起前  風在哪裡?


放下橐籥後  風歸何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怡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