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寺廟中插花供佛是一種修行法門,在當時學插花的民眾男人比女人多,怎麼現今卻變了。或許道不見了只剩下花之美吧?
《花戰》改編自鬼塚忠的同名原著小說,描寫織田信長於本能寺倒下,天下第一之座讓給了豐臣秀吉,戰亂時代終於結束。不過,秀吉實施的高壓政策卻讓人民十分痛苦。在這之中,由野村萬齋飾演的「池坊專好」挺身而出,以插花為武器挑戰秀吉。
花的力量有供佛,讓人覺得莊嚴;可以憑弔亡者,讓人想到花一期生命的結束,只是回歸大地,安頓曝屍荒野的亡魂;花可以提升人的境界與氣質,是修練的心工具,照見插花人的心境,所以織田信長要武士、家臣以茶與花鍛鍊自己;有一種花的開放聲音是「砰」,
以蓮花花開的聲音與活力,救贖封閉的畫家之後,那是生命的誕生,是大音希聲,是讓人有所震撼感動的。如同喝一杯茶聖的茶,讓人回到生命的本然,那是一種放鬆後的迴歸;花還有一種讓出鞘之刀收入鞘中的力量,那是諫也是教化。影片中展示是菖浦有菖浦的美,蓮花有蓮花的味道,就像梅花與櫻花各有各的美。重要的是欣賞者是否能看見不同花的美,就可包容。連有毒之花也有其妙用。
茶聖的茶具偏好黑色,不是他偏愛,而是他覺得黑「深沉能容」。但主子卻要以金色強加其他人的喜好,不容他色,甚至要除異己而後快。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道顯萬物、道在花中、道在茶中、道在畫中。對主角專好處處都是可用的花器,各種植物花草都可成為專好花藝的要角。
花之柔弱,花之渺小,但花力量之大實在不容小覷。
花也可說法 也表示大地之容 這是花對人間的款待!
或許也因為如此才有花道與茶道。
可惜的這樣的影片恐怕也只有日本人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