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班 要大家說說學習的心得 養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微礙,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而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翻譯: 我們的生命有限,而知識卻無窮無盡。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很危險了;這麼做還認圍自己是個聰明的人,那就更加的危險了。不要存心做善事來追求名聲,不要存心做壞事來遭受刑罰。順著自然當做是常道,可以保有生命,可以保全性靈,可以奉養雙親,可以享盡天年。 莊子的養生觀: 莊子<養生主>已經討論了養生的主旨、養生的方法、養生的終極目的。首先,莊子在此文的一開頭就討論了養生的主旨,要吾人不要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知,而必須「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督」者中,緣督也就是緣此一中道,而這也就是「養生」的「主宰」所在,也就是<養生主>一篇的命意所在。其次,莊子<養生主>有舉庖丁解牛的例子,來說明養生的方法,這樣的道理使文惠君領悟如何「養生」,最主要就是所做的事能與道相合,來處理人世間的煩難。莊子<養生主>的最後,在老聃死、秦失弔之的故事之中,莊子提出養生最後要能「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生時要順時 死時更是回到自然的解脫 這也就是「養生」的最後目的。 怎麼活 ?中道 常道 在哪裡? 活著如何與生活結合 與道相應 生活不只是技藝 而是有更高遠的意義 最後談的是死亡的面臨與態度 始終都沒談到吃的 不是說吃的不重要 只是沒有找到自己的中道 常道前 總是被資訊帶著走 總是被神醫唬弄著 總是被媒體帶著流行 再讀莊子養生主 倍感親切!
大部分的學員對怎麼吃 仍是期待多的
對於"知其所以然"興趣缺缺 或者說仍是霧煞煞
下課後 我和同學聊
我說其實 養生和吃沒太大關係
同學不解又抗議 可是市面書這麼多 都是談吃什麼?怎麼吃?
怎會沒關係?
丁廚師替文惠君殺牛,手所碰觸的,肩膀所倚靠的,腳所踩的,用一個膝蓋抵住牛的身體,(刀子落下去)皮骨相離聲,物體的嚮和聲,運轉刀子砍東西的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很符合商湯時代「桑林」的舞曲,也合乎堯時代「經首」樂曲的節奏。文惠君說:「啊!好啊!技術為何高超到如此的地步呢?」丁廚師放下刀子回答說:「我所喜歡的是殺牛的道理,已經超越我的技巧了。起初我殺牛的時候,所看到的無非是整條牛的樣子。三年以後,我未曾看見整條牛的樣子了。到了現在,我用精神領會而不用眼睛看,用不著感官而完全憑精神運行,順著牛肌肉的自然組織;從骨肉的縫隙輕輕敲擊,從骨節當中切開,順著它的自然不加以勉強,(我的刀鋒)連小血管、大血管、骨上肉、骨結都未曾傷害到,更何況是那大的盤結骨呢?好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刀子割肉;普通廚師一個月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刀子砍骨頭。現在我的刀,用了十九年了,所殺的牛好幾千條了,而刀鋒好像剛剛從磨刀石磨出來一樣,牛的骨節當中有縫隙而刀鋒很薄。以很薄的刀鋒進入到骨節的縫隙,(我的刀鋒)運轉起來很寬廣綽綽有餘地了。所以十九年了而刀鋒好像剛剛從磨刀石磨出來一樣。雖然是這樣,每次殺到筋肉糾結的地方,我也看出來很困難;很恐懼謹慎,集中我的視線,行為遲。動刀很輕微,謋然一聲牛的肉已經解脫開來,如同泥土一樣掉在地上。拿著刀站立著,四下看一看,很志得意滿,把刀子擦拭一下收藏起來了。」文惠君說:「好啊!我聽到丁廚師的話,已經得到養生的道理了。」
公文軒見到右師很驚訝說:「這個人是誰啊?為什麼只有一隻腳!是自然的呢?還是人為的呢?」(右師)說:「是自然的,並不是人為的;上天生下我就是使我獨腳的。人的形貌是有兩隻腳的;因此知道(我的獨腳)是自然的,並不是人為的。」
沼澤的野雞走十步就啄一口食物,走一百步就喝一水,它不希望被養在籠子裏面;因為精神雖然旺盛,卻不自由啊。
老子死了,秦失去弔喪,乾哭了三聲就出來。(老子的)弟子說:「你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秦失說:「是。」「那麼這樣弔喪可以嗎?」秦失說:「可以。起初我以為你們和我是同類的人;而現在我認為不是了。先前我進入到靈堂來弔喪,有老年人哭(老子死掉),如同哭他自己的兒子死掉一樣;有年輕人哭(老子死掉),如同哭他自己的母親死掉一樣,他們之所以會聚集在這裏,一定有不想說但是不得不說的哀傷話,不想哭但是不得不哭的理由;這就是違反自然違背人的情感,忘記了人他所接受的天性,時候的人把這種情形叫做『逆天之刑』。偶然來到這世上,這是你們的老師順著時機出生;偶然離開這世上,這是你們的老師順著自然去世了;能安於時機而順乎自然,哀傷和喜樂就不能進入到你的內心來傷害你了,古時候的人把這種情形叫做『自然束縛的大解放』。」靠手的力量來搬運木柴,總有一天力量竭盡,木柴燒光火就熄滅了,不如讓火自然燃燒,那麼就可以無窮無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