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至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老子死了,秦失去弔唁,呼喊了三聲便出來了。
老子的弟子問:「你不是先生的朋友嗎?」秦失答:「是啊!」
「既然是朋友,弔喪地這麼草率,可以嗎?」
秦失說:「可以!剛開始我以為你們都是得道之人,現在看來還不是。
剛剛我進來弔唁時,有老人在哭他,好像在哭自己的兒子;
有年輕的在哭他,好像在哭自己的母親。
他們所以有所感觸,必然是因為不想喪唁卻須喪唁,不想悲傷卻必須悲傷的原因。
這代表他們逃避自然,想違背真實,忘掉自己的生命是受之於天,生命本來有限。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這種哀傷,就是想逃避天道自然所受的刑戮。
偶然地來,是先生應時而生;偶然地去,是夫子順時而去。
對安於時命,順應處境的人來說,不會因生死影響心中的哀樂。
這是古之聖人所說的,這是自然的解脫。」

用手取木燒火,薪柴有窮盡之時,火卻可自然地傳遞下去,無窮無盡。


這是養生主的最後一段 談的是人面對死亡的態度  怎麼看待才是合乎自然
若死亡 擴大的想到關係的改變 失去
死亡也可想到失去的青春 物件 
想到所有的無常

追逝 弔唁為了誰?怎麼做才自然  不傷"純真"
時  是時機因緣  是緣起
順著  因緣的離散  別再想當年  也不需留戀  只是回歸  就像倒懸的生命 有一刻真正放鬆
火靠著添柴  終有時盡  但火無盡的延續  卻是自然的傳遞啊!

養生   大部分的我們就想要搬柴添火  學吃 學運動  期望沒病  活久..
卻忘了生命的延續  無盡的輪迴  是不需刻意的
特別是情不由衷的表達  是很不養生的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son//怡然 的頭像
    Jason//怡然

    怡然的對話部落格

    Jason//怡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