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就象水,最上等的德行莫過水的德行。



第一「居善地」,學習水謙下自處的風格。居善地的原則,是說水流善下而不居於高處,為人立身處事也應如此,要時刻保持謙虛卑下的態度。



第二「心善淵」,學習水大度能容的胸懷。淵是《老子》用來形容「道」的概念,稱「淵兮似萬物之宗」,為人要像水那樣深沉寧靜,透徹明淨,能夠拋棄眾多物欲的約束,不貪圖,不強求,順應自然,保持心胸寬廣,眼光深遠。



第三「與善仁」,學習水仁慈柔和的美德。水潤澤萬物而不求回報,因此而成就了自已的偉大。



第四「言善信」,學習水誠信無偽的準則。水自高而下順勢流淌,潮漲潮落如期而至,這就是信。



第五「政善治」,學習水約束自已的品質。水性平正而善於約束甚至委屈自已,這是水不同于其它物質的重要表現之一。



第六「事善能」,學習水方圓有致的修為。水具有柔弱的形體,能方能圓,無所不及。


第七「動善時」,學習水及時而動的藝術。河上公說:「夏散冬凝,應期而動,不失天時。」


有關水的「七善」,蘇轍的解說:



第一,「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避高趨下」,因為水往下流;「未嘗有所逆」,它絕對不會違背這個原則;「善地」,是指擅長選擇一個地方,也可以理解為擅長表現什麼東西。



第 二,「空虛寂寞,深不可測,善淵也」。一個水潭,表面上風平浪靜,裡面卻深不可測。水的表面是平的,感覺如履平地,水下面則「空虛寂寞,深不可測」,善淵的「淵」就是淵深。「心善淵」,就是內心平靜,不表露自己的意向。



第三,「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從下雨開始,水「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譯成相愛,就是愛護諸多生命。



第四,「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信也」。「信」即見證。水可以印證,它進入圓的地方就會旋轉,進入方形的地方就會轉彎。「塞必止,決必流」,塞住水源,水流就停下來等等。



第五,「洗滌群穢,平准高下,善治也」。水可以洗清一切的髒東西,城市的灰塵和污濁的空氣,一場大雨過後一切就如新了。「平准高下」,水準可分高下,山倒影在水面上,就看得很清楚,何者在前、在後、在高、在低。



第 六,「遇物賦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意指為政能力,即善於治理。「遇物賦形」,是指任何東西在水面上都會顯出形狀。古人沒有鏡子,就用水代替。「而不留于一」,是指不會特意要什麼樣的形象留在上面,牛來照就看到牛頭,馬來照就看到馬面,人來照就看到人臉。水不會選擇,只是適應能力很強,怎麼變化都可 以。



第七,「冬凝春冰,涸溢不失節,善時也」。水在冬天凝固,春天結冰,「涸」即乾枯,「溢」是指滿出來,「不失節」,就是什麼季節應該缺水就缺水,應該滿出來像洪水就變洪水,水配合節氣,能夠把握時機,善於待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意即正因為不與萬物相爭,所以不會引來責怪。



蘇轍還有一句:「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爭也。」「水唯不爭,故兼七善而無尤」,水就是不跟別人爭,它「處眾人之所惡」,就可以七善皆「有」而免責,不會有人來責怪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怡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