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宋詩人曾幾《大暑》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静復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詩詞和我們分享的是在這季節,連期待一絲涼風都是奢侈的。享受瓜李的豐收、讀點好書,是排遣懊熱夏天的好休閒。相對應外面的酷熱,野外雜草卻長得深又長,安靜的地方也更顯得寂靜。這麼熱的天,這漫漫長日,提醒我們珍惜光陰啊!

 

        夏天對有夢想打拼的的人,好像多了一些光陰般。所以可不畏酷曬,因為心中有所愛。至於無事忙的人,這季節就增添無聊的時光,不知為誰流汗,多了些可以抱怨的外境。所以夏天不抱怨的原則是常常問問自己:「可知為誰奮鬥,為誰忙?!」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是:「節約節流」,這告訴我們物質能源的不浪費;「節慶節日」是告訴我們工作與休息都要兼顧,才是生命的鬆緊間隔、呼吸進出;「節制節拍節奏節氣」教我們的是變化的規律,不能一成不變,要有休止符,也要有快板,更需要如水墨班的留白,才能凸顯主體。這也是天道的秩序。

 

        對我們不愛的不喜的事物,無所謂的節制,通常是愛的事、愛吃的食物才會有需要節制的管控。所有的情緒『怒』是很難節制的。雖然我們都知生氣對健康不好;對人際也是罩門所在;對親密的家人更是傷害的累積。但我們就是無法控制,而戒怒恰好就是夏日養心的重點。

 

        「水澤節」是易經節卦的象,澤上有水,才有調控的問題。水多會氾濫;水太少則澤不成澤,也無法灌溉或讓其他生物享用。也因為天地的節律調控,所以不會因為春天很美,就不變;也不會因為我們不喜歡冬寒,就減少冬天景緻。也因此才有四季交替萬物生、長、化、收、藏。政治管理者也要善用制度,來調控資源與經濟,百姓的生活才能安樂。若制度不好,就會治標不治本,增加百姓的痛苦指數。人的情緒管理更是如此,中庸:「喜怒哀樂知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沒有外境擾動心頭時,那是心靈的平靜是如湖一般的明鏡。但修養是臨境時,總會有情緒發出來,怎樣不多不少能表達、抒發自己,也不過分、不壓抑那就是「和」的修養。《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則是實際存在於天地之間的準則,是人人必須遵循的道理。"",是""的本來面目;"",是""的具體表現和必然結果。還有一個需要節制的就是人的言語,也是現在社會的亂象之一—媒體的八卦。組織也好、團體也好,言語可以相互鼓勵,也可離間彼此的感情,分化大家的團結,讓猜測的曖昧在空氣中發酵。當大家都不相互信任時,這樣的團體是不需要敵人就會分崩離析的!

 

        在這麼多的面向都需要談到節制,其實節制就是戒律、法規。若為了更大的目標與願景,這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大家才會有共同的節約與節慶。但可不要過了頭就會落入「苦節」因過分的節制、節約壓抑出來的現象。就如同節制飲食是好的,但過分了,偏向厭食就不好了。

 

在《素問痺論篇》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此即飲食要有節制之理。

今天的吃到飽餐廳,都會讓我們不自覺的過量飲食,不可不慎。另外《千金要方養性序》所說:「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澼」 也是在談飲食時間的規律,不能等到很餓很渴,才想到要飲食補充。吃喝的量也要適中。養生專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飢強食則脾勞」。

又告誡我們別只是照書吃喝,專家說的也只能參考,畢竟每個人的體質、環境都不同,要聽聽自己身體的訊號。

 

        天地有序、萬物有律。有節制有規律的生活是一件好的事。只是自己是否清楚自己遵循的生活規律是來自專家的話?是西方的理論?是東方的告誡還是.....?

夏日萬物奔放、往外燦爛。更需要節制自己的慾望,不要貪涼;不如意的事來臨時更要有一個提醒將自己緩一緩。這樣的節奏若不平日修練境來時怎來得及?!

 

        『水澤節』送給好朋友,將卦掛在心頭,時常提醒自己,在漫漫炎炎夏日!!

「生活有節、飲食有節、情緒知節」。便是人間好時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怡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