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唐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郭橐(音:陀)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音:樓),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捨其名,亦自謂橐駝云。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蚤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傚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音:資)也,以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音:十)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讎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音:掌)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勗(音:序)爾植,督爾穫,蚤繰(音:艘)而緒,蚤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音:孫庸)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種木如父母照顧孩子 也像兩性親密關係
其實所有有期待的關係
所有愛的關係 讓我們受傷的 都是因為我們常常不明白對方的天性
只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去關心 去愛
雖然我們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 自己也覺得花了心思與生命
但卻得不到彼此都好得結果
若了解彼此的"性" 就會如種樹的專家 只是預備好環境 此時要小心翼翼
然後就放手 任其順性發展 有時候 不照顧就是最好的照顧
關係中 最大的智慧 大概就是了解對方天性
明白太多愛就是"干擾" 不對時機的照顧 就是"害生"
學習 何時呵護 何時放手 何時
哪個時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