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清明,萬物潔顯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清明節氣,正是桃花初綻,楊柳泛青,凋零枯萎隨風過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現。


清明時節,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祭祖掃墓的日子,作為中國人更是重視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宋代高菊澗的《清明》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民間還把清明稱為寒食節,這是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與介之推間很美的一段故事。http://www.merit-times.com.tw/list.asp?unid=13906


在農業生產中,清明作為重要的節氣,更有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拖延”“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也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之說。


就中醫養生來講,清明也是一個尤為重要的節氣。在這個節氣中,因為是高血壓的易發期,談點預防養生。


首先什麼是高血壓?高血壓是指體循環內,動脈壓持續增高而言,並可傷及血管、腦、心、腎等器官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該病的發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高血壓患者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率也較正常血壓者高出3—5倍。中醫對本病的辨證要點,除觀察血壓變化外,還要對病人眩暈、頭痛等全身症狀進行分析。病因多見年老體虛、情志失調、勞倦久病、飲食偏嗜等。其病理主要為陰陽失調,本虛標實。常見證型有:


1.陰虛陽亢證(頭痛頭暈,耳鳴眼花,失眠多 夢,腰膝酸軟,面時潮紅,四肢麻木);


2.肝腎陰虛證(頭暈眼花,目澀而乾,耳鳴耳聾,腰酸腿軟,足跟痛);


3.陰陽兩虛證(頭目昏花,行走如坐舟船,面白少華, 間有烘熱,心悸氣短,腰膝酸軟,夜尿頻多,或有水腫)。


患有高血壓的人在進行養生時,應針對陰陽失調,本虛標實的病理,以調和陰陽,扶助正氣為大法,採用綜合調養的方法,如情志調攝。因為本病與情志因素關係密切,在情志不遂,喜怒太過之時,常常影響肝木之疏泄、腎水之涵養。


現代醫學研究亦表明,外界的不良刺激,長時間的精神緊張、焦慮和煩躁等情緒波動,都可導致和加重高血壓病的症狀。


因此,在調攝過程中的情志方面,應當減輕和消除 異常情志反應,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太極拳作為首選鍛煉方式;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 以免引起閉氣,而引起血壓升高等。


飲食調攝方面,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對形體肥胖者,須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多食瓜果蔬菜。對老年高血壓者應特別 強調低鹽飲食,在降低攝鹽的同時,還應增加鉀的攝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類食品。


陰虛陽亢證,取野菊花5— 10,加水煮沸3—5分鐘代茶飲。


肝腎陰虛證,可選食蜂乳。


陰陽兩虛證,可取枸杞、胡桃肉、黑芝麻各20克 水煎,每日一次與湯同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son//怡然 的頭像
    Jason//怡然

    怡然的對話部落格

    Jason//怡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