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jasontcm168/1381412305-3456835475.jpg)
七月七日是小暑 也是十五
小暑物候 一講熱風 二談的是穴中蟋蟀 三抬頭看鷹揚
- 温风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
- 蟋蟀居辟:一名蛩,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織也。《禮記》注曰:「生土中,此時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則遠飛而在野矣。」蓋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之深則在野而鬥。
- 鷹乃學習:《元史志》改為鷹始摯。摯,搏擊也。應氏曰:「殺氣未肅。」鷙猛之鳥,始習於擊,迎殺氣也。
三伏天: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庚”日,第4個庚日為中伏,夏至後第5個庚日為末伏。每伏10天,從入伏到出伏,時間在西曆七月初到八月下旬。三伏天是一年中熱度最高、濕度最大的日子,故有“熱在三伏”之說。
2.小暑的病候及養生
注意養心
第一,注意心肌炎及心肌炎復發。
三伏天氣溫高,濕度大,天氣悶熱,氣壓低,患有心肌炎後遺症的人易出現心律變緩、胸悶氣短等症狀。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氣弱脈弱的人要喝點生脈飲,或麥冬5克、西洋參3克、桂圓肉3克泡水喝。
第二,注意防中暑。
應多喝綠豆湯。荷葉、藿香代茶飲,出汗要及時補充淡鹽水。
第三,注意防腸胃病。
防濕健脾
長夏易患脾胃病,脾胃虛的人少喝冷飲、少吃涼菜,注意不要受涼。
刮痧防暑
三伏天濕氣重,易出現嘔惡頭昏等病症,可採取刮痧。或服用藿香正氣丸(水),或薄荷、藿香代茶飲。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