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之暢銷散文【小花的味增湯:安武家面對生命的八堂課】,搬上大螢幕。
故事敘述千惠音樂大學畢業後發現罹患乳癌,在男友信吾真摯求婚,並完成乳癌手術與第一次成功化療後步入禮堂共組家庭。
但因為乳癌治療之故,會抑制賀爾蒙分泌,可能無法生育。
千惠竟然仍傳出懷孕消息,為了自己身體著想,一度不想生下孩子的千惠,在長期生病的父親一聲令下,及醫師的建議試試,千惠決定冒險生下女兒小花。 小花就像天使般,來到了安武家。小花的誕生,對安武家及許多人都產生了莫大的安慰與勇氣。
就在小花即將滿周歲前,千惠的癌症再度復發,千惠又進行了一次化療,而後仍舊定期追蹤。
為了家人,每天到深山去求醫。並調整飲食與作息,要將身體狀況調整至最佳狀態,對抗癌細胞。
因此,千惠家開始每天吃糙米飯、醬菜與味增湯。
千惠決定教4歲的女兒小花煮味增湯,從刨柴魚片開始。千惠與小花約定,以後家裡的味增湯就由小花負責煮。
千惠也準備一本筆記本,紀錄著味增湯的食譜與作法,準備留給小花……
小花五歲,同時也是千惠發現乳癌轉移至肺部的那年,小花收到了媽媽生日禮物:一條圍裙。
從那天起,她就跟著媽媽學做菜,尤其是防癌的味噌湯和糙米飯。
只要身體健康,擁有活下去的能力,將來不管去哪裡或是做什麼,都能好好生活。」……
這是千惠作為一個媽媽認為該教給小孩最重要的一件事。能健康的活著,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到呢?
最後,學聲樂的千惠也為了留下最美的回憶給家人仍免強登台給 家人最美的身影
觸動自己的是一開始"教堂的鐘聲為一個人響三次 一是出生一死亡 另一次是結婚 可見婚姻的重量是足以和生死齊觀"
還有是長期生病的父親鼓勵"死也要將孩子生下來"因為最後的甜蜜與支撐的力量真的是來自"要為女兒留下一些什麼?"
最令人感動的一幕,小花穿著小洋裝,背著一個大大的保溫壺到處跑來跑去。
原來是急著找媽媽,想在媽媽上台演唱前送上一碗熱騰騰的味增湯。代表的是味增湯傳承了,孩子會照顧自己生活了。
在生死之間的大事,莫過於好好吃飯、生活正常。其餘只能隨緣了。
父母能教會孩子最重要的功課:除了愛的味道(媽媽的食譜)、除了"一起"的畫面,還有什麼?
女主角看到先生孩子的家居活動幸福笑著"真普通",還有什麼比普通更淡?像那幾片加在湯中的柴魚片--淡得清香!
將普通煮湯的的過程意義化、儀式化,是很多家長與老師都需要反思的。也是逐漸失傳的傳承。
只有藝、只有術。卻少了內涵與故事,更別說傳承的情感與責任了!
能留給愛的人最珍貴的是?
清明前也反思父母最珍貴的遺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