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時候 媽媽在大家庭與學校間忙著
對她的印象是模糊的
只記得有時功課不如隔壁
她總是說 我們家的孩子想像力比記憶力好
(所以長大也愛發呆)
青春期離家北上
兩個姊姊是媽媽
所有的叛逆都是
大姊擋在我與爸媽間
縮衣節食一個月請我去一次
中山北路的"榕榕園" 吃簡餐
喝著濃濃的湯 看著長髮的美女彈鋼琴
(完全討好金牛味覺與視覺的享受)
二姊常常默默抗議我的叛逆
在家庭與我的衝突中
回想起來 她們總如母親一般護著我
學了占星 知道生命的課題
明白月亮是媽媽的象徵 也是我們內在的感受
胎教和三歲前的教育 也就底定我們對情感的感知
不管是怎麼被對待 ? 如何感受?
是傷痛 ? 還是滿滿的愛?
都該好好再將自己孕育一次
滋養傷痛貧乏的心靈
再從火燄紅蓮中化生
母親節 願所有曾為我母的眾生 永遠平安 健康 快樂
也別忘了提醒自己這位"懷著聖胎"的母親
要正面 快樂 時時給自己如母般的擁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