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天聽到慧傳法師:由於星雲大師的倡導,讓中國佛教從只是「呷飯配菜、拿香對拜」的層次,提升到愛讀書的層次。並說明吃素的原因,已從單純的宗教信仰,轉為追求健康,甚至為了地球環保而吃素。慧傳法師勉勵大家要以《阿含經》中的段食、觸食、思食、識食等「四食」融入生活,藉以提升人間讀書會的價值。


 


回家後針對我的問題


上網查了


節錄如下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sakuang/stone/2007stone-010.htm


段食


第一段食,就是段落性的食。段落性的意思有二種,從時間上說,並非一直不斷地吃,而是有段落性的。如從前的人一天吃三餐,而現在的人,一天已不只吃三餐,遇上腸胃不好的人,還得少量多餐。其次「段」是把所吃的東西切斷,送到口腔時也需要咬碎、咀嚼,才能消化吸收,這都是段食。


不管是飯、麵、麵包或肉類、蔬果……,都是有質感的東西,它可以直接資益營養肉體,是有情維持一期生命最基本、不可或缺的條件。


觸食


第二觸食,觸是接觸、感覺,由六根對六塵境界,起六識產生認識,而生合意、不合意的感受就叫做觸食。


段食強調的是有實質的東西,中國有句諺語「民以食為天」,事實上,對欲界眾生而言,吃的不只是質感,還吃它的顏色、味道、香味、聲音、觸覺……。
所以,「食」已不只是物質的吃,還講究色、聲、香、味、情調等種種感覺。舉個例來說,如果餐桌上杯盤狼藉,東一條抹布,西一隻襪子,你吃得下嗎?你們會蹲在毛坑旁吃東西嗎?這些都是一種「感覺」的問題,所以現代人吃東西,講究餐廳要裝潢,燈光要柔和,桌上要花,甚至菜裡要花飾點綴,還要配合音樂……,五花八門、奇招百出。


什麼是「感覺」?就是六根接觸六塵生出種種覺受——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體感覺冷、熱、痛、癢、酸、麻,乃至別人給我們的喜悅、壓迫感等等都是;眾生一直就是生活在感受的世界裡,感受是一種欲,也是維持生存所必需。我們的生活,「段食」佔很小的部分,而感官的接觸卻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因此「觸」已擴及衣、食、住、行、育、樂。


譬如穿衣服,如果覺得這件好,就會禁不住手舞足蹈,這是一種感覺,每次出門前,總要在鏡子面前大費周章。大家分析一下自己,穿那件衣服的背後是什麼在影響你的選擇?美感、方便、舒適、地位、身分、流行、風格、年齡……太多太多了,這都不外是為了讓自己在別人的感覺中獲得「好」感。


古代人如果能穿綢、穿緞叫做「好命人」,現在穿綢穿緞是不是好命人?如果一大群朋友都穿牛仔褲,唯獨你卻穿著綢緞旗袍,你會有什麼感覺?設若社會上大家都流行穿迷你裙、長統靴,而妳還沒有這些裝備,就會覺得跟不上時代,內心委屈極了。生活裡,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像今天各位發心受八關齋戒,不僅洗盡鉛華脂粉,又把身上配戴的飾物——項鍊、手環、耳墜子全部卸下,這時你覺得自己很輕鬆很自在;但回到家裡或公司,你卻覺得打扮打扮,穿戴琳瑯滿目也很滿意。


人往往就在這些浮現的感受(觸食)上打轉,衣飾要趕上時代,轎車要追隨新潮,連所養的寵物也一樣;有的人一天到晚對著鏡面,左照右照顧影自憐,在乎自己的美醜高矮,患得患失便從這裡產生。對於這些問題你要重新去思考,而且自我肯定——我就是要穿這件,我穿這件很得體,在內心要有這種自我語言,你才能活得自在,否則你將永遠活在別人的看法裡。


事實上,我們也一直活在別人的感覺裡,穿著制服掛上名牌時,人家知道我是什麼機關或學校的人,由我的談吐行動,知道我的家庭教育、學校校風,尤其走出國門,人家一看皮膚、頭髮、眼神,也可以有個印象,這都能構成自己的感覺、別人的感覺。任何一個行為——衣、食、住、行、育、樂、聲音、語言的背後,都能產生自己和他人的觸覺。


「觸」也是一種維持生命、資益身心所必需的條件。現代社會大家一直在呼籲消除髒亂、噪音、落塵,改善交通秩序,希冀找尋個較整齊、清潔、有秩序,又達到安詳的生存環境,我想這是人性的自覺,比佳餚滿桌、披掛金銀珠寶對人的存活實有更大的滋養。


「觸食」既是根對境所起的種種感覺,合意就產生樂受,不合意就產生憂受、苦受,即所謂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但是,這種種的觸受,並不是絕對不變的。


《呂氏春秋》有一段記載:有個人的斧頭掉了,怎麼找也找不著。隔天,他突然發現鄰家的年輕人行動鬼鬼祟祟,愈看愈像個小偷,他想一定是這個年輕人偷了,他心裡非常生氣,對那年輕人也很不客氣。過了一段日子,有一天他清掃水溝時,無意間竟在溝底發現了那把遺失已久的斧頭。第二天,他再去看鄰居那年輕人的舉止,「咦!和以前一樣,仍然是那付鬼祟的德性啊!」可見對於別人的行為習慣,有時候我們要嚐試去了解,而不是先把自己的感覺、情緒放進去,這是一種修養。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有無數的情緒不斷地干擾身心,如果你希望能擁有平靜的生活,那麼你必須學著把每一件事情「看清楚」——在家裡不能不看,上街也不能不看,對於每個人的面孔也不能不看,有時對方在沉思,我們硬要說對方臉臭臭像在生氣,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要打開你的耳目,注意聽、注意看;而且在內心要反省:同樣一件事,同一個情境,我生氣懊惱,別人為什麼能安心自在,其關鍵在那裡?


思食


第三思食,思是在生命過程中,能使人不斷去感覺,並從事種種活動的意志力。所謂「做種種活動」,就是我們身體要做什麼動作,要說什麼話之前,必需要透過思惟才決定自己的行為。譬如:我站在這裡,是要往前跨,還是停留不動,這要心思來衡量決定。所以,「思食」可說是一切行為的根源,它包括了人的思惟、推理、判斷、想像、記憶及抱負等等,比較屬於個人性而且隱藏性的內心活動,在五蘊中是屬於想蘊和行蘊。


這股驅使他如此做的力量就是意志、意欲,一股渴求生存的強烈意志力。西方哲學家叔本華在他意志哲學鉅著《意志與觀念世界》中,歸納人類生存過程中種種的現象不外是意志活動,他認為意志的行為與肉體的活動是同一件東西,只不過是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而已。世界奧運紀錄上有位一哩長跑最快的選手康寧漢,他小時候兩條腿被燙成重傷,醫生說他這輩子都不能走路了,但他憑著「我不相信天下有不可能的事」的信心和意志力,堅毅的跑在自己生命的運動場上。


所以,「思食」是人生不可少的糧食。一個人的成敗,乃至他生命發展的方向,是重物質,還是重理想,是具有不屈不撓,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毀之而不加阻的遠大抱負,或者怨天尤人、苟且偷安、鬱悶地過一生,這一切人生價值取向都決定於他如何攝取「思食」,因此「思食」是我們所有行為的主腦。一切善、惡業的造作,無不是以「思食」為延續、推動的最大力量。


日本一位很有名的高僧——良寬和尚,自己住在山腳的茅蓬中修道。有天一個小偷跑進老和尚的茅蓬,想偷些財物,東翻西找,盡是瓦礫、石塊,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小偷正悻悻然準備離開時,卻撞上老和尚。老和尚見小偷兩手空空,就笑著告訴他:「我白天都找不到了,你晚上怎會找到呢?如果你不嫌棄,我身上還有一套衣服可以送你。」於是把唯一的衣服脫下來給了小偷,小偷接過衣服,倉惶奪門逃走,對著驚慌離去的小偷,老和尚說:「我真想把美麗的月亮也送給他。」這又是另一種生活型態的決定。


所以,人有時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喜、怒、好、惡表達出來,但每一個身行、語言無不是在表示個人內心意念。從思食的影響,更肯定人應該培養正信的宗教信仰和純潔的宗教情操,這也才能支持自己去關懷大社會,奉獻力量,提昇自己,開發生命的潛能。


識食


第四識食,識食的「識」指的是第八阿賴耶識。我們平常所攝取的菜、飯、……等段食,最後都會轉變成我們的體質,譬如說我們早上吃了豆腐,現在肚子裡面還有沒有豆腐?若有,豆腐還是豆腐嗎?若沒有,為何消失?聯想的是:這個身體是我嗎?若說是,那是由白菜、豆腐變成的。如果說不是,那又是什麼力量促使這些食物轉化成為我們的身心?


由醫學的研究,身體的細胞一直不停地在轉換;段食提供了肉身之所需,但在色身的新陳代謝背後,還有內在的心理活動資養——受食、思食,就是現代心理學所說的知、情、意,但佛陀更進一步觀察到眾生有一個看不見的、神秘的「轉化」力量,此即「識食」。如茶,提供了人解決口渴的欲求,但明瞭欲求,且能主宰,將茶與欲求結合連貫的卻是「識」。有情即有「情識」,這是有情所以成為有情的關鍵,如果不是「識」執取色身,執取知、情、意,執取「我」,讓生命持續,那麼,你我也只是一團無精神活動的「無機物」而已。


人不是一死百了,由於識的執取,我們可以再來人間投胎,也可能換一個軀殼到雞、鴨、魚等族類中輪迴。如果這輩子做人,常昧著良心,屢屢做些傷天害理的事,這些行為的影響力,絕不會因事情過去就消失,它還是會帶到下一個輪迴身、輪迴處所去,它微妙地牽引著後來的人、事、物的演變,就像燃燒的柴火一樣,儘管那些木頭已成灰燼,但火性的影響力卻可以從這根柴火延續到另一根柴火。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為自己多攝取資益身心的「食」——善根福德因緣,將這些善法種子,播種到我們的識田中,成為牽引生命的力量,進而不論行、住、坐、臥,每一個行動當下,我們都要做自己的主人。


 


吃從肉體的維持 到感覺的滋養


都在使自己生命"最大可能"得以發揮


怎可不慎? 怎可不擇?


吃飽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怡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