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36年2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与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註釋】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風騷:《詩經‧國風》和屈原的《離騷》,泛指文學。
天驕:漢朝人稱匈奴為“天之驕子”,見《漢書‧匈奴傳》。
成吉思汗:建立了橫跨歐亞的大帝國的蒙古征服者。
射雕:《史記‧李廣傳》稱匈奴善射者為“射雕者”。
【題解】
題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澤東從延安飛重慶,同國民黨進行了四十
三天的談判。其間柳亞子屢有詩贈毛,十月七日,毛書此詞回贈。隨即發表在重慶
《新華日報》上,轟動一時。末句當時被人評為毛澤東有帝王思想。
============================================================================================
1949年12月,毛澤東第一次走出中國。在前往莫斯科途中的火車上,
途經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荒原的幾個日夜中,
毛澤東曾對隨行的翻譯、蘇聯漢學家費德林
談到自己戰爭年代的寫詩動機,不無感慨地說過:
“現在連我自己也搞不明白,當一個人處於極度考驗,身心交瘁之時,
當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
的時候,居然還有詩興來表達這種嚴峻的現實。”
他沉思地說:“恐怕誰也無法解釋這種現象……當時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
我倒寫了幾首歪詩,儘管寫得不好,但
卻是一片真誠的,現在條件好了,生活安定了,反倒一行也寫不出來。”
顯然,毛澤東所不滿意的,不是自己真正寫不出詩來,
而是擔心自己失去了寫出好詩的環境——鬥爭的壓力和樂趣。
這是外國人所不能理解的。
(摘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9/2/5/0/100925023.html?coluid=6&kindid=26&docid=100925023)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