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jasontcm168/1381412656-610756462.jpg)
這個人就是在一九八一年取得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的柯伯爾(Paul Cox)。柯伯爾是全球25位僅有的種族植物學家之一,他也是海洋基金會(Seacology Foundation)的創辦人。該基金會以保護熱帶雨林為宗旨,自成立至今,已成功保存南太平洋群島上六萬五千英畝的雨林,並建立三所學校及一所醫院。
青少年時,柯伯爾曾在莎薇島傳教兩年,在沒水沒電的小島上,他入境隨俗,學當地語言,吃當地食物。有一次,他病得很重,酋長來看他,帶給他一籃西方的食物,並對他說:「你吃了我們的食物,水土不服,所以才生病,現在你只要改吃你們的食物,就會好起來了。」 西方食物在莎薇島非常昂貴,幾乎要花盡家產才有可能買得到。酋長散盡一生積蓄換來一籃食物,只是為了讓一個病重的外地人能夠早點康復,病榻上的柯伯爾因而為這份情誼感動不已。 對柯伯爾來說,從學習原住民生活智慧,到投身於種族植物學研究工作,「那一籃食物」讓他與雨林結了不解之緣,他對地球上的熱帶雨林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消失,感到十分憂心。因為僅占地球六%面積的熱帶雨林,擁有地球一半以上種類的野生動植物及昆蟲;全球四分之一的藥品原料,是來自熱帶雨林中的植物,特別是被醫學界確定對治療癌症有效的一些植物,更有七0%是生長在雨林中。 莎薇島的雨林也是如此珍貴----涵養水土、孕育生物、掌控地球氧氣與二氧化碳含量的平衡,還有四0%以上的植物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說完,太太給了柯伯爾一個燦爛微笑,也給了他為拯救雨林、繼續奮戰到底的強大後援力量。 酋長的一籃食物讓柯伯爾銘記在心,這股善的力量,不僅拯救了雨林,世人也得以從原住民祖先流傳的智慧中獲益無窮。 他的報告引起全 球許多知名化妝品公司的高度興趣,紛紛找他洽談合作計劃。但每當他問這些公司對原住民、對熱帶雨林有什麼回饋時,答案卻往往令人沮喪。「生活在熱帶雨林中 的原住民都非常貧窮,那怕只是一點點錢,對他們來說都是莫大的幫助,更遑論這些知識是取自他們祖先的智慧。」
一九八八年,薩摩亞政府要求莎薇島各村成立小學,否則當地的孩子將無法進入國家教育體系。成立學校至少需要六、七千美元,但莎薇島的村民年所得連一百美元都不到。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村民們只好忍痛伐木,開始出賣他們僅有的雨林資產。
雨林無聲的嗚咽及村民無助的眼神讓柯伯爾無法坐視不管,他決定賣掉在美國僅有的房子來資助莎薇島村民。回到美國,柯伯爾告訴太太他的決定,本以為太太不會贊成,沒想到太太毫不遲疑地對他說:「我們這輩子能有多少機會,能像這樣幫助別人?」
一九九二年,柯伯爾發表一份針對「西方化學藥物與原住民植物療法」的比較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熱帶雨林中有一五%的植物被原住民用來保養皮膚,且成效卓著,而西方藥物只有1%可用為皮膚保養。
即使屢遭挫折,柯伯爾仍積極尋求各方資源,希望協助當地原住民改善生活,某一天,他在街上碰到一個鄰居,鄰居看他心事重重,便問他怎麼了。當柯伯爾告知原委後,鄰居說:「我在一家保養品公司上班,可以幫你引見。」
第二天,柯伯爾來到如新公司董事會主席羅百禮的辦公室。
「我不想浪費大家的時間,我就直話直說,如果你們真心關懷原住民和熱帶雨林,就先捐四萬美元給我。」
「難道我們要先給你四萬美元才能繼續以下的談話?」羅百禮一臉錯愕。
「沒錯!」柯伯爾回答。
「好,我們答應你先捐四萬美元,請繼續說下去。」在一旁的副總裁倫兆勳爽快地說。
令柯伯爾印象深刻的是,這家公司的規模遠比他過去面談過的公司小二、三十倍,但對他接下來所提出的要求,卻是一連串的「好的!」和「沒問題!」柯伯爾內心興奮不已:「小企業卻有偉大的心,這正是我想要一起合作的公司!」
很快的,柯伯爾和如新公司成為最佳的合作夥伴,1996年,由柯伯爾主導、首項取自原住民智慧研發的Epoch生活純品系列推出,在全球市場造成風潮,至今暢銷超過一百三十萬美元,該系列產品對皮膚保養的神奇功效,讓許多消費者受益。
同時,如新公司每銷售4個Epoch產品,就捐贈一美元給公司的善的力量基金會,透過基金會名義,將捐款用於幫助薩摩亞莎薇島的村民建學校、蓋醫院。
「一次救一個村落、一片森林,最後我們可以拯救全世界。」這是柯伯爾和如新公司的共同願景,這項捐款如今已超過1,000萬美元,金額並持續累積增加中。